就香港政府提出「就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公眾諮詢」既個人意見,下面有我向政府提交既個人答案,如有需要隨便COPY,如有錯漏隨便指正
是次截日期:30-9-2017
整體意見
1你是否支持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
非常支持
2你是否同意顧問為香港智慧城市建議的願景:「智慧香港 – 擁抱創新及科技,構建強大經濟,提升生活質素,使香港成為著名的智慧城市」?
非常支持
3你是否同意六個發展範疇(即「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的範圍,以發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非常支持
4你對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使用開源科技以提升政府及工商方面的科技質素和大幅度降低運作成本。
- 引入外國用於日常生活的高水平科技以減少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等需求,如日本的機械式停車場、德國的自動碼磚鋪地機、荷蘭的焚化爐、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等
- 整份報告都非常不具體地濫用現今科技界用語,如「流動應用程式」、「大數據」、「智能技術」、「自動化」、「穿戴式科技」等,令人看不下去,以上的科技也只是現今最基本的科技,而現在才考慮發展有關技術的政府好意思以「智慧」來命名這個計劃藍圖嗎?
- 報告中提出的多項建議其實已經存在,有些是民間或工商界早已使用,甚至有些建議是政府本身已進行中,所以報告將大量「舊料」包裝成「新野」,令人覺得原地踏步
智慧出行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出行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不同意
B你對智慧出行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在智能運輸系統方面,在所有車輛上設置車內感應器,並在各道路上增設感應器已收集數據的方式,其實早已有誇國私人公司以別的方法進行了。現在政府想自行開發一套這樣的交通數據收集系統是值得支持的,但更令人懷疑的是政府有沒有足夠的能力以維持各感應器(包括已安裝在私人車輛上的)保持著正常運作,同時政府有沒有足夠的電子數據器去收集、處理及分析有關數據。
- 在智慧機場一項中所提及的建議其實也只不過是將現有的技術增加,以提升現在的效率,例如一些 check in 的自助機器已有在terminal 1放設,政府只需要給予航空公司足夠的空間放置那些機器,已解決問題,不需要由政府花費金錢和時間去處理。其次,在機場內已有足夠的指示指引遊客可在機場內的什麼地方得到怎麼樣的設施,不需要故意去開發一些重複功能的流動應用程式。
- 關於公共交通工具流動應用程式去實時提供有關資訊給乘客,其實九巴等早有開發有關系統,政府不需要自行去開發,只需要給予相關的配套和優惠予該公共交通工具公司,以減輕他們開發有關軟件的成本,而一切維修、維持運作、監測數據效率等都交由該私人機構自行處理則可。
- 推廣共用及共享車輛以及鼓勵新市鎮使用單車設施,不是應該考慮有關的硬件,而是應考慮相關法例能否追趕現時社會的需求,例如當你在推廣共享及公用車輛時,會否引起的士業界的不滿,從而以現有的法例去打擊有關政府的新建議;又例如當你去鼓勵新市鎮的人士使用單車時,警察執法過份嚴謹是否又會打壓市民使用單車的意欲; 甚至乎一些新興的電子代步機器能否又納入有關方面去發展及推廣,以降低大型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呢。
- 關於採用智能技術去提升交通執法的效率及電子道路收費兩項,主要目的應該是用來減低道路擠塞的情況發生,但其實問題是出於道路上過多車輛行駛,要降低市民使用私家車上下班的方式,政府能做到的就只有更加改善公共交通工具的質素,以令市民認為依賴公共交通工具比使用私人車輛更佳,到其時路上的車輛定必大幅度下降,那又何須以電子道路收費去減少車輛行駛呢,而且電子道路收費其實並不能夠徹底減輕道路的負荷。
- 關於智能泊車一項中所提議到使用實時應用程式去提示司機有空位的情況更是多此一舉,如果香港政府有心去推動智慧型電子泊車的話,更加應該徹底地進步,應該引入日本的機械式停車場,當中的好處是第一減少車輛在找尋空位是所花的時間及燃油,第二增加安全性和效率性,第三減少土地資源使用。有關的技術亦應運用在單車停車場上,因為現今的鐵柱停車場不單止需花費巨款去建造,亦導致大量單車車位被濫用,所以更加應該用一些新的技術去改善有關的情況。
智慧生活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生活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不同意
B你對智慧生活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其實對老人家來說,利用可穿戴科技去監察健康情況這科技實在是難以接受的,另外再看短期措施中提議安老院運用更多護理機械人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這裏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關於社署的模式,例如坊間現在有一公司推廣自動吸糞機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特製貼合長期臥床人士的吸大小便、自動清洗下體和肛門及記錄排便數量的南韓製機器。」,這個機器好在:1)為本地「老餅」行業帶來新科技、2)可更環保地減少濕紙巾、紙尿片、膠手套及垃圾袋等、3)提升服務人手名效率,減少人力需求、4)提供即時及有記錄性的排污服務以大幅度改善老人家的生活水平。但有以下兩個問題:
1)金錢負擔
收費為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首先現時一般社署最高批比綜援老人尿片費用每月不超過三千元,但該機月租已三千幾元。而且如果在老人院使用,入面的配件(如垃圾袋)及電費必定另外收費,即是每月有關收費定必貼近,甚至超過四千元。而最重要的是社署對新科技的反應一定好慢,即是這新科技未被列入他們可實報實銷的清單當中的話,是一元都報銷不到(以我所知),那對老人家同家屬的負擔就更重。相反,如果老人沒綜援會怎樣?本身有錢都可以考慮下,但沒錢的就雪上加霜。
2)老闆心態
「我請人番黎就要佢地做,唔通我比舊錢出黎請佢地係度輕鬆坐咩!?」類似的諗法都是香港普遍老闆的諗法,雖然我本身對這諗法有一定意見,但在此先不評論到底是對定不對,因為它是實實際際存在著。如果有這部機的話員工真的會做少好多,起碼體力上消耗少好多。不過以現時社署限定老人院人手時,不論他們工作量多少,實際需要有多少人都好,老人院有指定的最少人數。即是話,即使多了這些機械可能需要少一點人手劬好,老闆都要請這麼多人的話,就會回到段初那老闆諗法:「點解要請人番黎輕鬆做呢?」
上面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如果社署不配合,老人院絕對不可能成為「智慧型」老人院。
智慧環境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環境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同意
B你對智慧環境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提升廢物處理效率中提及提供更多回收箱,其實是沒有功效的,因為大部分的回收箱是被當作成垃圾桶,路人只是胡亂丟棄垃圾到其中,而清潔工人亦為方便他們工作,直接把它們送到堆填區就算,所以更多的回收箱只是會造成街邊的市容更加不整潔。要處理好垃圾問題一定是以減少浪費為先,第1是以政府戴頭大幅度減少紙張文件,全面使用電子的技術去處理文件,然後引導工商界,甚至乎市民日常生活時減少使用紙張或其他垃圾。第二可使用焚化爐發電的方式去減少堆填區的負荷,詳細可參考荷蘭的有關技術。
- 在鼓勵商業場所使用led照明和翻新現有燈光裝置時,會在更換的過程中而造成大量的浪費和垃圾,建議政府可先向有關商業場所記錄和登記他們還有舊式燈光設備的存貨量,讓他們先用光現有的才轉用和翻新的led照明系統。
智慧市民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市民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不同意
B你對智慧市民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要培訓數據科學或科技的專業知識,以現有的方式例如開設更多有關的課程等是沒用的,因為社會上的價值觀並沒有改變,家長或學生一般都會選擇畢業後容易找工作的 科目,而非其興趣的科目,這個是香港政府經常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年代職業單一化」,導致香港的行業經常青黃不接或供過於求。要先改善現有教育制度和社會價值觀才可達到是次政府需要的效果。
- 政府的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一早就需要改善及更新,有關政府的電子服務平台例如外展醫生使用到的系統竟然只能在ie8或以下才能使用,一但更新了,更要等待相關的人士到訪把電腦downgrade才可使用,而說的ie是歐美多國早已建議不要再使用的。又例如遞交香港護照申請表時,竟然有部分市場佔有率高的瀏灠器不具支援的,這顯示出政府在有關方面的落後實在比民間近差,而政府的資訊科技技術人員質素是相當參差。開發時請注意系統能否被最新版本的電腦和電話支援,而且更新速度一定要緊貼國際科技水平。
智慧政府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政府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不同意
B你對智慧政府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請具體說出政府用作收集、處理和分析大數據的硬件、軟件和人才的資訊才惑令市民同意有關建議
- 4G也未能普及就用5G,未學行先學走
智慧經濟
A你是否同意顧問報告就智慧經濟建議的項目和措施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不同意
B你對智慧經濟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如果政府真心要發展創新科技,根本不用興建一個園區,還要是讓一班門外漢去管理和評審需支助的創新計劃,失敗的例子已有科學園和數碼港,香港不需要第三個失敗例子了,其實政府只要出金錢上的支助和數據的支援,民間和工商界就會自然地發展其合適的應用科技。
- 智慧旅遊一項跟本就是不知所謂,難度羅馬、京都、北京等又有所謂的「智慧旅遊」,不也是有大量遊客,原因是他們保育得好,到訪的人才可感受到獨有的氣氛,把香港古跡弄得不倫不類的香港不可能靠幾個軟件吸引到高質外國遊客的。
開放數據
A你是否同意開放數據可促進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同意
B你對開放數據有否其他建議可供政府考慮?
- 以我所見,以上所提的數據好像大部分都早已開放。本人希望政府能公開更多歷史的文字檔案和統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